Valentino:重塑男性气质

2023-06-18 15:11:04    来源:出色WSJ中文版    

2015 年,一本名为《渺小一生》的小说横空出世。美籍日裔女作家柳原汉雅以出色的文笔、跌宕起伏的剧情,勾勒了四位人生经历迥异又因友情走到一起的男人:四位校友,梦想成为演员的威廉、渴望凭艺术出人头地的杰比、在知名建筑事务所工作的马尔科姆以及对过往闭口不谈的助理检察官裘德,他们有着各自晦暗的经历,对当下怀有难以言说的烦恼,这些沉重的人生苦恼和痛苦将他们紧紧关联在一起,又将他们推向了友人裘德伤痕累累的黑暗过去……

这本书在彼时掀起轩然大波,被《纽约客》评为“一部充满颠覆性的惊人小说”。柳原汉雅详尽地描述了一名男性裘德在童年、青少年时期遭遇到的堪称为地狱般的身心侵害,那些本以为可以随着岁月渐长能痊愈的伤口,却在时间的蹉跎中越发地溃烂见血,深可见骨,那些过去的阴影时隔数年仍是他生命的阴影,让他无法自拔,伤害自己,直至他选择袒露耸人听闻的过去。柳原曾在采访中说,她对探索脆弱的男性角色较为兴趣。前作《林中秘族》以奇幻的笔触描述男童被侵害的故事,她揭露了对男性而言那些“羞于表达”的痛苦,以笔为刻刀,在《渺》中借由裘德这一人物,将痛苦完整记录——“这整件事就是人生大致状况的隐喻: 东西会破损,有时能被修复,但大多数情况下、你会明白无论什么被毁掉了,生活都会自我调整,弥补损失,有时甚至是令人惊叹的补偿。”

这句关于人生状况隐喻的句子,发人深省,亦成为了 Pierpaolo Piccioli 为 Valentino 2024 春夏男装系列奠定的基调, Piccioli 有感而发,将该季命名为“Valentino The Narratives”,试图以此为引,通过浪漫与脆弱探讨“正统男子气概”之外鲜被正视的男性气质。


(相关资料图)

Piccioli 曾在罗马大学学习文学,之于他而言,通过《渺小一生》所看到的是,关于主流社会中,男性在面对世俗对其的规训下无法袒露脆弱和创伤的痛苦——主流价值体系下,男人被要求需要坚强、不该表露内心,外界的陈规与内心痛苦爆发了激烈矛盾,以及萦绕在裘德身上的不堪回首的过去,让他不得已与痛苦为伴,甚至自我伤害,这份脆弱中有着关于自己该如何在自我原谅、倾诉以及外界为男性贴上的定性印象之间的挣扎与折磨—— 当所有人希望男性应该坚强、刚毅、习惯压抑时,男人的倾诉、脆弱就成为了罪责,这正反映了男性所面对的社会制约——一种顽固的性别偏见。

Piccioli 希望打破的正是这种制约,以一种更为强烈的叙事方式反对日常偏见—— 脆弱,同样可以是一种力量,不完美,亦如是。 他曾在采访中提出,自己是通过视觉风格而不是通过服装来追求时尚的,“我总是把照片看作是一部宏大的电影的框架,然后通过想象旅行。”创造力、想象力赋予了他捕捉了文化和塑造风格的精华,并提供了足以抓住观众兴趣的叙事动力——这场名为“Valentino The Narratives”便是属于他亲手完成的叙事之作。

作为灵感源的《渺小一生》是本季男装的精神核心,亦是一道明线,暗线则是关于该故事延伸出的对男性气质的探索。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渺小一生》的封面照片是出自美国摄影师彼得·休夏(Peter Hujar)之手,他曾经与罗伯特·梅普尔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一起被列为纽约波西米亚风格的标志人物和最有成就的地下创作者。该张图源自他创作的《Orgasmic Man》系列。照片上的男人带着一种痛苦中的扭曲,它曾经被选入了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 2020 年举办的展览“男子气概:通过摄影解放”(Masculinities: Liberation through Photography)。

男性气质与女性气质一样,是随着时代慢慢转变、更迭的。男性气质既不是跨越历史的 , 也不具有文化普遍性, 而是因文化和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学者 Elizabeth Pleck 和 Joseph Pleck 在《美国男性》(The American Man, 1980)中分析了当代男性主题的历史演变。男性气质同时因为社会群体、文化类型的不同而不同, 它被不同的文化阶层、种族、宗教信仰和年龄所塑造。 “男性气质在一个人的生活中不是一成不变的 , 而是随着他的成长和成熟而变化的。” 如果男性在成长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 使自己感到成功, 将会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尝试调整男性气质的定义——这是 Piccioli 所确信的重新审视男性气质在当代真实含义的必要性。

我们关于男性气质的文化观念和社会认知显然已经发生了改变,当下对男性气质的定义早已经不是单一的固化。当你置身陈规时,你会质疑约定俗成的一切,于是那些“陈规俗套”被思量着需要打破,新生命将会从旧事物中破壳而出。

服装具备了社会的、审美的、心理的功能。 “那家餐厅里坐满了企业家,就是会以西装剪裁和手表的精巧无声地传达富有和权力的那种人,你必须很有钱 、很有权力,才能了解他们传达的内容 。对其他人来说,他们只是一些穿灰色西装的男人,看起来都一样。” 柳原汉雅在书中直白地描写过一小段西装之于男性而言的意义: 它是男性成功、权力的符号,西装如同是一种专属于男性的“成功制服”,带着强烈的指涉性。

Piccioli 在谈起 2023 秋冬“Black Tie”系列时说道: “我想把一个象征男子气概的符号变成一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因为一旦你清空了一个象征意义的符号,就有了机会。” 这似乎向我们解答了当他在 2024 春夏中试图诠释多元男性气质时,正装是不可缺失的存在,在百年的男装历史中,正装始终被认为最能够展现严谨的男性气质,它具有制服的克制性,代表的是男性严谨的一面。重塑正装,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重塑男性气质的制服。

这种意识启动了一个瓦解陈规,塑造新意的过 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本无法被“正统男子气概”所接纳的气质被包容性地纳入其中,男性代码开始了重塑。 瑞文·康奈尔(Raewyn Connell)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里其实都没有一个单一的男性气质,只是男性气质之间存在着等级,将男性气质划分为支配性、从属性、共谋性、边缘性,它们共同建构着现代西方性别秩序中的主流男性气质模式的种种实践和关系。“支配性男性气质”(hegemonic masculinity)被认为是男性气质的“理想类型”,也正是前文所提到的“正统男子气概”,它往往被用来作为某种理想标准,去对其他不同气质的男性进行支配。所谓的“男性代码重塑”,指的正是尽可能让这种等级化的消弭。 “重塑时尚意味着将人们作为个体来谈论,而不是关注他们的性别。” Piccioli 说。

除了对正装进行改革,Piccioli 将代表着旺盛生命力的花朵作为另一道重要的发声元素。 在 Valentino 2023 秋冬男装系列中,他就让男人们穿着带有艳丽花朵、性别流动的服装,而 2024 春夏更像是一次延续。花朵以珠绣、刺绣、印花、胶印、贴布绣等各种工艺遍布服装,又取代了严谨的领带的位置,随着服装由纯白、黑白相间转换至色彩缤纷,又回归到纯白,如同叙事的艺术,起承转折,循序渐进。这些衣服有着近乎 Piccioli 本人喜好的投射:这位多年总是以白色运动鞋、黑色长裤、黑色 T 恤和黑色太阳镜作为工作服标配谢幕的设计师,私底下拥有着一整个衣柜的花衬衫,“我几乎总是在空闲时间穿它们。”

援引自《渺小一生》的句子,那句人生状况隐喻以标语的形式无处不在,郑重其事地点明了主题中“叙事”(Narratives)的重要性,它们被贴挂在衣服、牛仔裤、手袋,一句伤感又充满希望的“我们很老,却又变年轻了”在黑色的西装上醒目得振聋发聩。

“过去的时光虽然可怕,但眼前的岁月并不可怕。” 柳原汉雅在书中写道。究竟何为男性气质?过去的它或许是受困的,而当下,它正迎来自由。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855 729 8@qq.com

版权所有 新消费网 xiaofei.7812.cn

粤ICP备18023326号-7